当前位置:主页 > 医院动态 > 医院新闻 >

“打一针,睡一觉”,麻醉真的这么简单吗?

时间:2023-03-30 浏览:
多数人认为麻醉就是
“打一针睡一觉”
对麻醉医生的了解
也存在很多偏颇
3月27日-4月2日是“中国麻醉周”
让我们一起来了解
关于麻醉的那些事儿
 
提起麻醉医生,他们一直以来都很“神秘”,常年待在手术室,戴着口罩与手术帽,深居简出,常人难识庐山真面目。

俗话说“开刀去病,麻醉保命”,麻醉医生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他们是手术过程中的生命保护神。看似简单的麻醉操作中,往往伴随着很高的风险,在让患者“睡着”的背后凝集着麻醉医生的艰辛和医学科技的含金量。
麻醉医生是干啥的?
麻醉医生是负责各类手术麻醉,指导术后镇痛的医生。其主要任务:
●术前一天访视病人,为患者制定最佳麻醉方案;
●术中实施麻醉,保证病人在无痛、安全的前提下和手术医师共同完成手术;
●术后为病人提供适宜的镇痛。
麻醉医生不仅仅为患者的手术安全保驾护航,也在无痛诊疗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,例如无痛胃肠镜、无痛宫腔镜、无痛人流、无痛分娩等等都是需要麻醉医生参与的工作。
涨知识了
原来麻醉医生这么重要
但是关于麻醉还有很多的问题
科普安排起来
↓↓↓
是所有麻醉都会让人睡着吗?
不是的,麻醉主要分为三类:
局部麻醉:局麻是在小手术(如皮肤手术或乳腺癌活检等)中应用药物涂抹于皮肤、粘膜或注射入皮肤,让身体一小部分失去知觉,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保持清醒。
区域麻醉:将药物直接注射于神经周围,阻滞身体某个区域的痛觉,例如手臂、腿部或下半身,包括脊髓阻滞(腰麻)、硬膜外阻滞以及各个神经丛的阻滞麻醉。可以配合少许镇静药物应用,让患者在保持清醒下完成手术;也可作为全身麻醉的辅助措施,减少患者术后疼痛。
全身麻醉:俗称“全麻”,也是大多数手术及某些无痛检查所应用的麻醉方式。麻醉医生在给予静脉(或吸入)药物后,使患者失去意识,进入“睡眠”状态,直至手术结束,根据手术需要可能会使用喉罩或气管插管来维持患者呼吸。
术前访视是什么?
手术前,麻醉医生会前来了解病人病情,包括获取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实验室检查等;同时面对面的进行宣教,能减少患者对整个手术过程的焦虑和恐惧,取得病人的知情同意,指导患者配合麻醉;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,就整个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和管理方案与外科医师取得共识,优化术前准备及围术期管理方案,将病人风险降至最低。
麻醉会影响智力吗?
麻醉对人脑的影响是短暂的、药理性的、可逆的。近代麻醉开创至今上百年,优胜劣汰了很多副作用较大的麻醉药,目前应用到临床的安全性都很高。对于大脑已经发育完善的青壮年,这些药物完全没有影响;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或退化的4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老人,在接受大手术后可能在短期内对学习能力、记忆力和注意力稍有影响,但是数天后绝大多数患者能恢复正常。
麻醉和手术前为什么要禁食、水?
如果胃内有食物,麻醉过程中可能发生呕吐或返流,胃内容物误吸入气管内可能发生窒息和吸入性肺炎,后果是致命的!
有些病人怕疼,可以多用些麻药吗?
麻醉药物用量,是麻醉医生按照药品说明书和医学理论,并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手术时长、难度、创伤大小等因素综合决定的。每种麻醉药品都具有自己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。麻醉医生的职能之一,就是保障患者手术需要的麻醉药量,尽量避免或减轻副作用对患者的影响。
术后疼痛应该尽量忍耐吗?
这种观念是错误的!
疼痛发生时,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,交感神经兴奋,不利于手术后组织修复。其次,对心血管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、胃肠运动功能也会有影响,疼痛剧烈时心率会增快,肺功能降低,有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增加或肺部感染的相关并发症。
术后镇痛会“上瘾”?
麻醉药物种类很多,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方式,选择不同的药物和药液浓度,或将多种药物组合,以降低每种药物的剂量,这样就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。同时镇痛泵里的药物浓度相对较小,使用时间短,因此成瘾的可能性极小。
怎么缓解术后疼痛呢?
大部分病人都会有这方面的困扰,导致术前紧张和焦虑,还有一些病人因为术后疼痛而引起的并发症(比如下肢关节手术患者因为疼痛而不敢尽早活动下肢进行功能锻炼,会延误关节功能的恢复)。不过不用担心,麻醉医生能为患者提供多种术后镇痛方案,可以有效缓解术后疼痛,提高舒适度,还能防治因疼痛导致的相关并发症。
 
钱超 副主任医师

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,现任中华麻醉学分会委员、厦门市麻醉学分会委员及厦门市重症医学分会委员等职。先后在中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,在大型学术会上交流论文三十余篇。
擅长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调控,尤其是危重、疑难患者手术的麻醉;擅长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腰腿痛、术后镇痛等常见病多发病的疼痛治疗;擅长无痛分娩、无痛人流、无痛胃镜/肠镜、无痛支气管镜检的麻醉处理以及某些顽固性疼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