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医院动态 > 媒体聚集 >

【厦门电视台特区新闻】近一半养老机构老人患有情绪障碍

时间:2017-04-22 浏览:
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60岁以上的老人是出现抑郁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。记者在调查中发现,居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,患有各种情绪问题的比例还会更高,情绪问题也会更加复杂,然而,这些老人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被社会所忽视。

正在舞台上表演节目的学生,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小学。这群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,来到厦门莲花爱心护理院,看望这里的老人们。孩子们的到来,让参与活动的老人脸上,洋溢着喜悦的笑容。然而,这样的陪伴并不能长久,当天下午,这群孩子就将离开厦门,返回香港。

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每年都会有不少爱心人士及团体前来护理院看望老人,尤其是在中秋节、重阳节等特殊节日。虽然大家的初衷都是希望向老人送上自己的关爱,但对于这些长期居住在养老院里的老人来说,其实更需要的是长久的陪伴。

记者随后走访了我市的多家养老机构,工作人员表示,其实养老机构里不少老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、抑郁等各种情绪障碍。据统计,抑郁是老年人常见的情绪障碍。患有抑郁的老人,在社区内的发生率在5%到10%之间。而在养老院或其它机构,这样的比例可能会达到近一半。一些长期居住在养老院里的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瘫痪等慢性疾病患者,出现抑郁、焦虑等情绪问题的比例则会更高。

莲花爱心护理院的社工介绍说,不少老人都是因为子女工作忙碌,在家中无法得到全面照料才“被迫”到养老机构的,这些老人刚来护理院,往往一时适应不了,再加上他们年龄普遍都在八十岁以上,身体机能逐渐退化,有的还伴有各种慢性疾病,面临亲人离世、子女矛盾等等问题,很容易产生各种情绪问题,而这些情绪问题长期积累、发酵,无法寻求倾诉和发泄,久而久之在心中积压,就容易引发抑郁、焦虑等各种情绪问题。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情绪问题,甚至会直接影响到老人们的康复和生活。
 

近些年,随着社会对于养老机构的逐渐重视,对住在养老机构中的老人心理健康也给予了更多关注。近一两年,我市一些养老机构中除了医生、护理员之外,还多了专业的社工参与进来,这其中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,就是帮助老人疏导心理问题。

在集美爱欣老年公寓,社工林燕云正在和老人聊天。看似简单的聊家常,其实就是她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。林燕云告诉记者,去年年初,她曾照料过一名八十五岁的赵阿姨。因为老伴去世了,又和子女有矛盾,种种困扰让赵阿姨茶饭不思。时间一长,她觉得浑身不适,时常出现各种疼痛,严重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。可经过反复检查后,医生却无法诊断出病因。之后,林燕云每天都去和老人聊天、陪伴着她,逐渐发现了她内心当中的情绪问题并进行疏导,时间一长,困扰老人的健康问题竟消失了。

 
集美爱欣老年公寓社工 林燕云
后面她觉得这个康复很有效果,但我们想可能是从心理上给她提供了帮助。
 

在集美爱欣老年公寓居住着130多名老人,这些老人来自各地,百分之九十都是失能或半失能,他们中有不少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。和林燕云一样,在爱欣老年公寓共有3名这样的社工,一起疏导老人的情绪。每位老人在进入老年公寓前都会进行心理评估,一旦发现存在情绪问题,社工们就会对老人进行“特别照料”。

心理这一块,我们还是感觉在照顾过程中存在很多欠缺,正好社工可以做好这一工作。很多老人会带情绪问题,我们社工在这里发挥很大的作用,从心理疏导, 老人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。
 
厦门爱欣老年公寓副院长 陈文胜
 

莲花爱心护理院从去年起,也有三名社工加入到老人的日常看护照料工作中。此外,护理院还与厦门大学、集美大学、闽南师范大学的社会工作院系展开合作,培养更多的社工人才。

    据了解,目前我市共有32家养老机构,已经有部分养老机构开始尝试引入社工。除了照料老人的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,还在心理上给予相应的帮助。此外,社工还要帮助老人办理各种手续、处理老人的遗嘱甚至是在老人临终关怀期间,帮助疏导老人和家属的情绪等等内容,但由于在养老机构中“社工队伍”在我市刚起步,他们的工作内容、管理的体系和人才的培养等方面都还需要不断探索。

护理院的社工,很重要的是,需要和护理员、 营养师进行配合,因为我们这个还是刚刚开始, 很多社工在这方面,能力还是不足的。这个社工服务,绝对不是单个社工能做的,必须要和医生护士,其它专业配合起来。
 
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童敏